在徐教授的引领下我才算是正式的走入了心理学,虽然培训课程主要是催眠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但是徐教授也对神经症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治疗指导,以及在我非常感兴趣的精神分析领域一直想深入却不得法的时候,在培训学习中也非常幸运的得到了徐教授的入门点拨和知识讲解,这让我对很多的理论从仅仅只是字面理论上升到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概念升华。
关于催眠技术,我们自然是奔着徐教授在催眠治疗领域的精湛技术而来,刚学习的前半年在每次看视频直播包括网络点播时一直懵懵懂懂,尽管背会步骤却始终不敢尝试,直到去年12月参加了为期四天的面授课程,徐教授的现场演示和解析让我们大家都豁然开朗了起来,技术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自己也可以大胆自信的去实施催眠指令并能达到催眠效果,在那之后,自己也多次尝试自我催眠,催眠暗示效果越来越明显,每次催眠结束以后自己的状态都是焕然一新,到后来自己一进入放松状态,听到头顶白光笼罩的指令的时候,瞬间就能感觉到全身被一层温暖的白光笼罩着自己,似在闪闪发光,身体也变得温暖舒适,就像躺在云朵里一样,软绵绵的。曾有一次催眠,我是在感冒头痛鼻塞很严重的状态下,听着催眠录音,20分钟的催眠结束后,身体变得通畅,鼻塞头痛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当时自己也震惊到了,非常神奇!
催眠治疗,实际上是通过催眠放松使我们紧绷的自我意识放松警惕,使意识活动处于一种特殊的休眠状态,既不同于清醒状态下的意识活动,虽然绝大部分浅度、中度催眠的来访者均能感受到自己对外部世界似乎是可以觉知的,自己觉得没有睡着,仍可以对外部刺激进行反映,实际上这种“清醒”状态是不同于真正的意识状态的,这时的思维是被动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屏障被打开了,无意识已经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反应。而催眠的工作就是通过放松意识,让意识处于谷底,潜意识涨潮后,我们通过链接潜意识,让潜意识成为意识。也就是潜意识意识化,把被冻结在潜意识深处的创伤经历宣泄或者让来访者正确面对,让他的内心得以重新成长,同时再给潜意识以正确的认知指引,来访者的潜意识就会自动将新的认知转化为最直接的行动。这一催眠效果就好比是计算机被输入代码,代码自动转化为程序运作了一样。
当然在催眠过程中,我们是不能违背来访者的主流理念,强行地进行与之先前理念完全冲突的观念灌输,因为潜意识的接收也是会依照他情感偏向来的,一旦催眠指令严重违背其情感意志,来访者会产生阻抗或者中途醒来而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后期治疗。所以即使是认知观念有很多偏差的来访者,我们也需要仔细观察其治疗过程,选择他比较容易接受的观念,一步一步逐一进行替换,切记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新的观念要通过不断重复植入来巩固效果。
催眠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治疗里的催眠治疗,也不局限于舞台催眠秀,催眠的效果也并不都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催眠操作要求来达到效果,在操作中,徐教授也多次向我们展示了清醒催眠术的显著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催眠确实无处不在,特别是清醒催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
特别是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全职妈妈,在去年夏天经历了一次孩子大病以后自己身心疲惫,之后自己的状态一直调整不过来,每次孩子稍微出现咳嗽症状,我会很紧张害怕担心再次演变成和之前一样连续住院,所以面对孩子时特别的焦虑。其实事后我自己对比以前的自己在面对孩子哪怕发烧到41度都能镇定的处理的状态,我发现,每次孩子生病起初,我淡定处理,孩子的病情均会好起来很快;而我一旦过度焦虑,过分关注,孩子的病情就会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真的变得越来越严重,我担心她病情反复,她就会反复……,其实在那种情况下的孩子因为还很小,她的感受是通过观察我的情绪状态而变化的,她看到来自母亲的焦虑不安和手足无措的氛围让她渐渐进入被催眠的状态,从潜意识理解并接受自己病情似乎严重了的想法,她的生理自然就往严重方向靠拢以印证妈妈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那一刻的理解以后,我通过自我催眠调整自己的状态,在以后每次面对孩子生病问题时以不同的状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的印证了我的想法。所以我也理解到孩子的生理和情绪包括今后的人格成长是不断地被父母催眠的。
求助者求助于催眠治疗师的那种抱持环境,其实不就类似婴儿需要母亲温暖安全的怀抱一般。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母亲的影响,是因为孩子很容易受母亲情绪的暗示作用,也不排除亲人之间的磁场和心灵感应效果,而我们的催眠产生效果也是需要来访者充分信任催眠师,并较易接受到催眠师的暗示,彼此之间心灵互通。
催眠师在面对求助者时,当求助者完全信赖催眠师进入催眠状态时,催眠师当下的意念是能够一定程度上主宰求助者的意念。因此我理解的催眠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而是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信念也能给身边之人带去催眠的效果,例如榜样效果,警示作用以及很多自发的群体事件,也与我们的催眠息息相关。
而我们无论是作为心理咨询师还是为人父母抑或作为其他社会工作者,我们若是想带来正面的影响,必先正其身,正如徐教授推荐大家去解读《大学》《金刚经》等至理名作以对自己修身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不能善其身,何以善天下?
那么如何修身,这点正是对我们这般只是学会了概念,学习了技术却没有丰富内在精神文化的新手是极大的考验,徐教授曾多次强调,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但是使用技术的人是有区别的,如果有技术,心不正,反而会害人害己;如果有技术,心也正,底气不足(治疗过程中该有的对人性的理解),那也是浪费资源;真正的治疗师,需要有厚实的心理学知识背景,正确的操作手法,坚定的治疗信念,和对人性的正确理解和接纳,还有对自己能力的正确对待。
特别是每次观摩徐教授的治疗案例中,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这里徐教授是这么回答,而那里徐教授又怎么能够想到要提出那样的问题?我会反问自己,如果当时是我,我又该怎么回答求助者呢?很显然,一对比,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作为自己,底气是严重不足,思路条理不清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己阅历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知识框架的不完整,比如案例中提到求助者醒来手脚麻木,徐教授能当下很快确认具体麻木的部位是针对哪块情感或者哪方面的心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因此我对精神分析以及潜意识分析方面的知识渴望越来越强烈,我找来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书籍阅读充实自己,去学习人类的防御机制,按照教授的推荐关注心理方面的电视,尝试把自己角色代入去理解治疗师的思维模式。但是在阅读大师们的书籍时,我必须承认道行太浅,特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好些知识点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明白,有的最后还是似懂非懂,所以我打算在深入这方面阅读时我会再借助国内一些精神分析解读的书籍做一个过渡。
虽然这一开始我是冲着催眠治疗技术来学习,但是我得到的并不只是技术,在徐教授的教导下,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咨询理念的完善和个人的心理成长。
尤其是在咨访关系上,我感触很深,之前我们都学习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需要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但是在真正进入咨询时,我们还是会犯很多错误。而我在尚未进入正式的咨询关系时就遇到了问题。徐教授也知道我的表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当时他意识未到位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和正规必要的药物治疗,可是社会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他的家人非常焦急,我出面给他做疏导,但是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没有做到完全的尊重。
具体地说是我不能无条件接纳他,虽然我真诚的告诉他我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在表达我的理解之后我很快又在劝导他改变,那时的自己没有关注到他被外界的劝导已经压的透不过气了,只想着尽快帮他走出来,而他来自潜意识的阻抗太大,意识上的疏导没有任何进步意义,我们大家都一筹莫展,而当时还未参加徐教授面授班学习,对催眠技术也是不敢尝试,而且那时他也很排斥催眠。
之后是徐教授提醒了我,让我完全的接纳他的状态,不仅仅是他的问题,连他当时还不愿意改变的状态我也要接纳,然后我按照徐教授的建议保持每周一次和他聊一个小时,连续三周,让他把他的情绪不安都说出来,而且是顺其自然的叙述不是刻意去询问。在这期间,他的抗拒态度开始有了改变,因为最开始我去和他聊,他意识上告诉自己,姐姐是关心我的,陪我聊天,但是他的潜意识里是很警惕的,每个话题,他的第一反应是:你们总是在劝我不要多想,你们觉得我的苦恼是多余的,我自己也都明白你们都是为我好,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就是看到我的脸觉得自己很丑…… 后来我改变了“聊天”的模式,试着去真正的理解他的那种痛苦,当他去表达一件事物的无奈时,我不去解读那件事的对错与否,我就把他当时的那种感受尽可能用语言给他描述出来,并征询他,我解读到的感受是不是对的?这样一次次解读以后,他体验到了久违的理解和被接纳,也开始愿意和我说更多的事,大部分都是小时候的事,有开心的,伤心的,有怀念的,有后悔的,说到激动时会笑也会泪流满面,但是那时候的落泪他是不带压抑的,每次聊完以后他自己会告诉我感觉充实之类的。
对于他脸上的痘痘问题,他坚持要去上海治疗,我也和他父母商量,那就同意,因为他去年一年已经不敢一个人外出了,所以我们的方案是母亲陪同一次两次,以后他自己去,既作为一种出门的锻炼,也是让其无微不至的母亲慢慢学会对孩子的放手,事实上他后来也做到了自己独立去上海就医,还能去简单游玩一下。
整个咨询过程并不专业,因为我们的亲戚关系,以及他对心理治疗的抗拒,没办法建立正式的咨询关系,包括催眠放松治疗他也是带着理由拒绝的,所以我并不在强求,也试着放下自己的救世主心理,随着皮肤治疗和情绪的疏导,他在年底的时候痘痘问题改善了,也能够自己出远门,虽然平时不愿意出家门,但是有事或者过年走亲戚需要出门都已经没有问题了,和父母相处已经不会像之前一样容易暴怒。最重要的是,他已经逐渐开始向内看,他有点意识到,他的身体各种状态很有可能是来自内心焦虑的影响,他也看到了她母亲的过度焦虑,开始去关注一些人性方面的书,虽然坚持不够但是进步已经很大了。
过完春节,他表示愿意出门上班,但是当时他并没有改善在家里完全依赖母亲的状态,工作也希望是家人去安排,这点我觉得与武志红的《巨婴国》里描述的全能自恋的巨婴状态很类似,考虑到他的状态在转变,越来越能够接受心理方面的解释,就这个情况我就直接和他进行讨论,指出我看到的问题,让他自己去思考是否存在。后来我们探讨觉得很有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他母亲的性格表现偏焦虑;第二、母亲对他从小到大的照顾过分细致养成依赖,与母亲相处严重多于与父亲相处,我的观察是这个家庭里母子关系凌驾于家庭内部的其他所有关系,把父亲排除在外了,孩子在父亲身上本该学习到的独立果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第三、婴幼儿时期与母亲有过一段长时间的分离,之后他的性格一直处于讨好身边人的那种乖乖孩状态,出现问题时害怕母亲离开。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他现在在本该独立的年纪越发依赖母亲,迟迟不敢踏出独立的那一步。
尽管这样,他的家人包括亲戚朋友,所有人在焦急的等待以后又看到了他的近期进步,都在迫不及待的催他出来工作,在这样的高压情况下,也为了方便后期咨询,我请他到了宁波来住一段时间,也和他沟通过,他的状态因为要求诸多,也许来大点的城市可以找找兼职先适应适应上班和社会的氛围,他也觉得自己的心理压力太大,希望来这边我可以给与开导,我也趁这个机会让他更多的接触催眠,让他了解真正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有的规范操作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处理技术。让他从接受最简单的放松开始,慢慢地加强催眠练习以后给他的潜意识注入需要的能力,建立他的自信,完善人格。当然在面临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他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我的观念都会对后期的咨询产生影响。这一点我也会注意并不断调整以尽量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在犹犹豫豫了几天之后他正式接受了第一次催眠,虽然只是导入催眠,简单暗示,并没有做任何情节处理,首先他本人受暗示程度较高,第二,一年多以前在徐教授地方也做过一个疗程催眠治疗,这次催眠效果很好,比预想的更快进入状态,催眠结束以后,他主动要求下次催眠来改善他的睡眠状况,问我要一些催眠的音频资料,我们对后期的催眠治疗做了简单的步骤规划。我知道,接下来的治疗会很重要也会比之前艰难许多,我会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陪他一起迎接面对,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我相信我的表弟会越来越好,因为我自己也是亲身经历了心理以及催眠治疗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蜕变。
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之前,我的人生可以说算是一帆风顺,学习,工作,婚姻都相对比较顺利满意,一路走来都是心怀感恩。但是三年前,女儿出生以后,因为老人帮不上忙,我不得不辞职做一名全职妈妈,当时这些事都是我没有预备的,我个人是偏向于工作的,提前生育也是迫于家庭的催促——我后来才解读到我自己一直坚持晚婚晚育的原因其实是我童年时的亲密关系没有处理好,以至于我一直害怕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但是因为我受到的教育还是比较积极的,加上我内向理智的性格,凡事我都能按计划安排的很合理,所以之前我一直没有明显表现,直到生完孩子以后生活的一系列规律被打破,先生忙于工作长时出差,我一人独立照顾孩子,自己内心那个没长大的小孩也一下子爆发了。我似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多年以后我将何去何从,人开始变得极度不自信,容易想到以后的不确定和迷茫就忍不住流泪,易伤感易激惹,对生活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和敏感,对未来的忧心让我对工作放不下,对家庭拿不起。
于是我在抚养孩子的同时做兼职想摆脱除自己的那种无能感,也不让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多想,但是实际无益,我明白要改变必须要发自内心的先读懂自己才行。然后我去看书内观自己,重新拾起心理学,去学习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视频来解读自己。并有幸在去年5月开始了徐教授的催眠培训班,由于之前参加过徐教授的课程,带着对教授的敬仰,徐教授的催眠课程在我的脑海中并不只是技术的传授,特别是在案例演示中,我的内心会被冲起很多波澜,教授对求助者的开导在我的脑海中也起着催眠的作用,我的内心正能量开始发芽了。
我对自己的内观也有质的改变,之前的自己看到问题后第一反应是去揭开伤疤归根溯源,于是我不断的发现儿时父母的养育方式漏洞百出,自己心目中对父母美好的形象都变得摇摇欲坠了,但是作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当时的我其实只是凭一点表面的理论撕开了自己的伤疤却不知道怎么去缝合,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如果我当时在从事咨询的话,我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这和一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给患者找到并切开了肿瘤所在的位置然后信誓旦旦的和患者说“你看,我帮你找到了问题”然后扬长而去有何区别!
但是参加了徐教授的培训班之后,特别是在12月份的四天面授课以后,我学会了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必须面对的无能感。我告诉自己,我就是一个凡人,我不能也不需要做到让人人都满意,之前全职带着孩子让我感到很焦虑,觉得这几年很煎熬,也对不起父母多年的培育。但是现在的我很享受孩子对我的这份依恋,享受这份难得的亲子时光,也真心觉得,孩子的到来,教会了我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知识,我感谢这两年离开职场之后的磨练,让我的心得到了沉淀。
这也许就是应了那句名言“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你开了一扇窗”,如果我们在被关门之后苦苦寻思为何被关,如何开门,也许我们终身不得解,这时候何不转过身,去看看是否还有别的亮光照射进来,哪怕有一丝亮光,也许就成为了那一扇窗的指引了。
正如徐教师在课程中提到过的“人只有在经历了足够的磨难以后才能面对成长”,凤凰没有浴火何以涅槃,我们何不把每次的坎坷看成一个台阶,只有你亲身在这个坎坷里摸爬滚打过, 你才算拥有了这个台阶,而不是傻傻等待别人来拉你上去。
也正是这样的心灵沉淀让自己的生活豁然开朗,我不再因为自己追求完美的心态不能得以满足而压抑不满,遇到突发状况的干扰也不再慌乱控制不住脾气,即使有时候会有脾气,我会学会等待,一边意识并感受当下的情绪一边等待情绪的平衡,再去处理问题,而不是带着恶性情绪去处理问题,最后恶性循环。
对于工作搁置和带孩子的事情我也不再烦忧,现在我把孩子送去了托班,白天我学习,然后了解新的工作动向,也准备好了重新拿起工作,并有了全新的人生规划方案。我相信以我的学习能力和坚持努力,加上我自己内心的沉淀,我定能坦然的放得下一些现在不能拿起的,然后拿起目前更重要的,只要坚持内心的梦想,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我也一定能重新适应社会工作并让自己满意的。
徐教授的教诲和指导下,让我对很多的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实话实说,起初我对心理行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对人性以及自己内心的探索,更多的出于满足自我的好奇欲望。而今随着社会世俗文化的演变,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把曾经一颗赤诚的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深深的埋藏了,生活中,我们大都不敢以真心全心相待,更多的是利益配比。但是徐教授教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真心,诚心,而不能被利益权势左右,心理咨询师虽然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若把我们的心灵比作一座房子,我们心理咨询师好比是负责这座房子的清理工作,看似不起眼,却能让这座房子重新焕发生气,让主人学会感知人情冷暖,让家庭恢复原有的温馨。
催眠治疗师的必须要有足够的涵养,内心澄明。我们要明辨是非,但不能非黑即白,而是要腾出一块地让求助者安放他的无奈和私隐;我们需要无私接纳,也要能接纳人性中的自私,不能要求求助者压抑他的利己本性,一切顺势而为。
虽然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学习的终结,既然开始,那就好好努力,我相信心理学的学习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进步,也能帮助到身边更多的人。我会继续研习徐教授的课程内容。然后因为我个人对精神动力学分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很感兴趣,而这两块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精神分析可以很好的解释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发源,从而可以更好的指引我们的父母如何养育孩子,而精神分析和催眠技术的结合也能更好更有效的帮助青少年们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及时的帮他们排除成长中的障碍,放松现代学生的普遍压力情绪。催眠、精分、儿童青少年,这三块每一块内容都涵盖深远,我也不可能速成,但是我想我能坚持每天学习1-2小时,每天有哪怕万分之一的进步,只要坚持,我就是有收获的!我也希望,等到我的理论框架略有成熟,我能再有机会来参加徐教授的培训,在这里我受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熏陶,心灵的纯净修炼,不仅是培训本身,包括我们的研究生班级的相处氛围,给人一种,难得一觅的一方心灵净土的感觉,非常棒!
对我来说,这一年不只是一场能力培训,更多的是一场人生修行!非常感谢东德心理研究院的所有老师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感谢这场遇见!
Copyright © 1999-2023
主办单位:桐德心理研究所 宜兴市中德心理咨询中心 東德心理研究院
全国统一专线:0510-80710611、18858346844